提起稠油泵,很多人脑海里会浮现“力大无穷”“无坚不摧”的印象。的确,在高温高黏度的“沥青汤”里,能把原油连续不断地举升到地面,全靠它内部一套精密的“组合拳”。下面拆解一台典型的双缸往复式稠油泵,看看哪些零件在“负重前行”?
一、动力端
1.曲轴:合金钢整体锻造成“几”字形,两端主轴承由滑动改为滚动,可承受一定数值的冲击载荷;轴颈表面激光熔覆镍基合金。
2.连杆大头瓦:采用钢背-铜铅-巴氏三层复合轴瓦,中间布满油槽,形成微量油膜,避免“烧瓦抱轴”。
3.十字头:整体球墨铸铁,表面喷涂聚醚醚酮(PEEK)涂层,摩擦系数降至0.15,让往复运动不再“啃导轨”。
二、液力端
1.泵缸:双金属复合结构。外层钢承压,内层高铬铸铁抗磨,内孔表面电火花微坑化处理,形成储油“小油库”,降低黏着磨损。
2.柱塞:表面喷焊镍基碳化钨,相当于给柱塞穿上一层“铠甲”。
3.阀组:采用“锥形环流+弹簧预紧”结构,阀盘材料改为钛合金,重量更轻,关闭滞后时间缩短,回流体积减少,直接提高泵容积效率。
4.密封系统:主密封由五组V形夹布橡胶加一组反压唇形PTFE组成,形成“阶梯降压”,可把出口压力逐级泄至常压,外泄漏量满足环保要求。
三、辅件
1.伴热夹套:泵缸、阀箱外壁铸有中空腔,通入导热油,使泵内温度保持正常,稠油黏度骤降,吸入效率提升。
2.冲洗阀:每次停泵自动向液力端注入轻质柴油,清除残留稠油,避免“冷凝固缸”导致下次启动扭矩飙升。
3.在线监测:在曲轴、十字头、泵缸分别安装振动、温度、压力传感器,能提前预警故障。
正是这些看似冰冷的零件,组成了一台完好的稠油泵。动力端把电能变成往复机械能,液力端把机械能变成液压能,辅件则负责保温、冲洗和“体检”。三者协同,让高黏、高含砂、高腐蚀的稠油也能被高效、安全、环保地举升到地面,为稠油油田持续“输血”。